首页 > 文章详情

回流的主位视角:企业农民工流动研究

作者:
周大鸣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781字
所属图书:
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方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资企业达成文具厂作为个案,以农民工回流为对象进行专题讨论。本文发现,除了因种种原因无法留城的农民工会做出回乡的选择,一些具备留城条件的农民工也会选择回乡,这背后不仅仅是恋乡情节,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在城市中没有“根”。这种状态主要和户籍制度有关,同时也和交往圈有关。回乡的农民工多数选择“经商”或“务农”,回流的地点选择除了乡下家中,还多考虑离家乡更近的城镇、城市,以作为未来继续出发的落脚点。总而言之,“回流”是农民工依照自己的生存逻辑而进行的主体性选择,这种选择更符合农民工自身的需求。
关键词: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农民工回流生命周期

作者简介:

周大鸣:(1958.12~ ),湖南湘潭人,人类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首席教授,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荣休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社会兼职有美国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gy期刊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主要从事族群与区域文化、移民与都市化、应用人类学等研究,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际国内课题20余项。代表作有《凤凰村的变迁》《多元与共融:族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乡村都市化再研究》《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方法》等。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学名师等多个奖项和荣誉称号。

文章目录
·引言
·回流农民工的意愿及原因
·回流农民工再就业意向
·“回流”:农民工的主体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