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特色产业扶贫

作者:
陆汉文 黄承伟 刘晓山 蔡志海 何家伟 吕方
出版日期:
2017年1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584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关键词:

产业扶贫特色发展精准扶贫

作者简介:

陆汉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黄承伟: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全球贫困与反贫困、国际减贫与发展合作等领域的理论、政策、实践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项目以及外交部、财政部等部委,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资助的咨询、合作研究项目数十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减贫与发展领域的著作50余部,成果多次获奖。

刘晓山: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二级巡视员。

蔡志海:

何家伟: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助理研究员。

吕方:

文章目录
·特色产业扶贫的提出背景
特色产业扶贫的顶层设计
  • (一)选好选准特色产业
  • (二)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 (三)强化产业扶贫的支持政策
特色产业扶贫的在地化政策与实践
  • (一)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贫实施意见或编制产业扶贫规划
  • (二)健全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带动机制
  • (三)强化产业扶贫的保障措施
特色产业扶贫的初步效果
  • (一)水城县猕猴桃产业
  • (二)平塘县茶产业
  • (三)罗田县九资河镇中药材产业
  • (四)英山县茶产业
  • (五)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冷凉蔬菜产业
  • (六)隆德县清凉村林下经济和休闲农业
特色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
  • (三)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的人力资源比较贫乏
  • (四)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难以持续
  • (五)一些顶层设计在基层未得到有效落实
启示与政策建议
  • (一)经验和启示
  • (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