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陆汉文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
    黄承伟 陆汉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自2016年至2021年按年度出版,旨在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历史节点联合推出的智库报告。《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以“精准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为主题,运用文本分析、历史-比较分析、制度-行为分析等方法,阐明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内涵、主要内容及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分析了精准扶贫主要政策内容及其内在结构关系,揭示了精准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的一致性、贯通性和隐藏其中的公共政策规律。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
    黄承伟陆汉文 主编 ; 周维第 刘晓山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08月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自2016年至2021年按年度出版,旨在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历史节点联合推出的智库报告。随着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并稳步向清零迈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群存在的致贫风险成为影响脱贫攻坚战成败和实效的重要因素。《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以“贫困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为主题,以乡村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阐述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贫困边缘人口的生计模式,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致贫风险,提出了防范新增贫困的对策建议。
  •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进程与挑战
    黄承伟 陆汉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本书旨在总结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为推进地震灾区贫困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书内容包括:政府、国际机构、民间组织推进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经验,国家支持政策对于汶川地震灾区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劳动力培训与迁移,贫困村灾后经济潜能的发掘,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国际合作等。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
    蔡志海吕方何家伟 刘晓山 副主编 ; 黄承伟 陆汉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自2016年至2021年按年度出版,旨在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历史节点联合推出的智库报告。
  • 中国乡村振兴报告(2021)
    刘杰江立华 副主编 ;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 ; 陆汉文 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中国乡村振兴报告》是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智库报告,计划按年度出版,旨在刻画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既是关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恢宏历史的观察和记录,亦为乡村振兴政策制定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简述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本章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问题和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 “挪穷窝”:易地扶贫搬迁的精准政策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易地扶贫搬迁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发挥着重要的减贫效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我国农村减贫进程中历经了不同的发展状态,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减贫形势。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对扶贫开发战略进行了创新性部署。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被纳入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之中,其相关政策内容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本章在把握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从易地扶贫搬迁推动精准脱贫的两个核心内容——住房安置和移民生计重建——来阐述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政策的思路与做法,阐明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重点、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 边缘人口生计模式及其返贫风险分析概论
    出版时间: 2020年08月
    总体上,各章按照总—分、由宏观至微观以及由就业情况、收支情况到社会保障的关系排列。第一章讨论传统农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二章讨论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三章讨论多民族聚居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四章讨论农村空巢老人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五章讨论外出务工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六章讨论罹患职业病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七章讨论多因素叠加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八章讨论政策保障型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由于各章主题不是事先确定,而是根据实地调研考察结果确定,相关论述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因此对整个报告的结构严谨性存在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各章节的基本探讨点仍是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和有效途径。相关叙事所发生的空间位于东部、中部及西部各个省份,其中多数属于深度贫困地区的村庄。这些村庄稳定脱贫的经验能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鲜明旗帜,也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一致方向。
    关键词: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8)》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8)》的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关键词:
  • 汶川地震灾后农村社区系统的恢复重建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本文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后农村社区系统的恢复重建,主要包括:一、引言;二、地震后的社区系统:生态环境和生活秩序的破坏与变迁;三、社区系统重建过程:行动主体的重建实践及经验;四、社区系统重建的问题与挑战;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 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叠加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基础和哲学意味,充分体现出我国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国精准扶贫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的指引。自2013年底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与完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围绕扶贫干预全过程精准,系统回答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对我国扶贫理论创新和扶贫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对国际减贫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 贯彻六个精准,提高脱贫成效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提出,为精准扶贫指明了工作方向。在“六个精准”要求的指引下,我国的贫困治理能力正在急速提高,农村脱贫成效显著。
    关键词:
  • 精准扶贫要扶持对象精准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扶持对象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的是“扶持谁”的根本问题。扶持对象精准,通俗地说,就是“扶真贫”,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多。通过精准识别,达到扶持对象精准,其本质是扶贫瞄准问题。扶贫瞄准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
  • 精准扶贫要项目安排精准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关键词:
  • 精准扶贫要资金使用精准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