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晓山
机构:国务院扶贫办
个人简介: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二级巡视员。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
    黄承伟陆汉文 主编 ; 周维第 刘晓山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08月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自2016年至2021年按年度出版,旨在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历史节点联合推出的智库报告。随着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并稳步向清零迈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群存在的致贫风险成为影响脱贫攻坚战成败和实效的重要因素。《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以“贫困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为主题,以乡村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阐述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贫困边缘人口的生计模式,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致贫风险,提出了防范新增贫困的对策建议。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
    蔡志海吕方何家伟 刘晓山 副主编 ; 黄承伟 陆汉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自2016年至2021年按年度出版,旨在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历史节点联合推出的智库报告。
  • 让消费与扶贫积极互动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消费扶贫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作用;二是坚持将贫困地区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积极联系起来,带贫益贫精准消费,有效带动贫困地区发展,保证消费扶贫政策的精准性;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结合消费者所需、优质商品信誉及合理的价格和服务,形成互动、多赢局面;四是坚持消费与扶贫的积极互动,促进社会风尚和文明进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
  • 边缘人口生计模式及其返贫风险分析概论
    出版时间: 2020年08月
    总体上,各章按照总—分、由宏观至微观以及由就业情况、收支情况到社会保障的关系排列。第一章讨论传统农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二章讨论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三章讨论多民族聚居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四章讨论农村空巢老人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五章讨论外出务工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六章讨论罹患职业病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七章讨论多因素叠加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八章讨论政策保障型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由于各章主题不是事先确定,而是根据实地调研考察结果确定,相关论述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因此对整个报告的结构严谨性存在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各章节的基本探讨点仍是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和有效途径。相关叙事所发生的空间位于东部、中部及西部各个省份,其中多数属于深度贫困地区的村庄。这些村庄稳定脱贫的经验能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鲜明旗帜,也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一致方向。
    关键词: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 着力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发展本土产业的中坚力量,是引领群众在本乡参与生产或创业的领头雁、压舱石,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能,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是建强基层组织的生力军。应当扎实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关键词:
  • 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出版时间: 2020年08月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目标,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必须要完成好的任务,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项长效举措。当前,我国的教育扶贫工作除关注义务教育和“两后生”教育外,应重点考虑农民教育培育、基层干部专业培训、新形势下农村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 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叠加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基础和哲学意味,充分体现出我国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国精准扶贫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的指引。自2013年底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与完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围绕扶贫干预全过程精准,系统回答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对我国扶贫理论创新和扶贫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对国际减贫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 贯彻六个精准,提高脱贫成效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提出,为精准扶贫指明了工作方向。在“六个精准”要求的指引下,我国的贫困治理能力正在急速提高,农村脱贫成效显著。
    关键词:
  • 精准扶贫要扶持对象精准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扶持对象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的是“扶持谁”的根本问题。扶持对象精准,通俗地说,就是“扶真贫”,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多。通过精准识别,达到扶持对象精准,其本质是扶贫瞄准问题。扶贫瞄准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
  • 精准扶贫要项目安排精准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关键词:
  • 精准扶贫要资金使用精准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关键词:
  • 精准扶贫要措施到户精准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