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作者:
贺雪峰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2018字
所属图书: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2期 总第5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乡村治理状况的区域差异,及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首先,本文概述了构成乡村治理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将通过调查来解释农村社会秩序的差异。其次,本文从农民公私观念及其行动逻辑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村庄层面农民双层基本认同与行动单位的区域差异,分解了村庄社会关联,并由此解释了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家庭认同农民乡村治理行动逻辑

作者简介: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文章目录
·引论
·农民行动的一般逻辑
双层基本认同与农民行动的逻辑
  • (一)超出家庭的功能性组织及其认同
  • (二)双重认同与行动单位
  • (三)传统组织的两面性
  • (四)现在的状况
农民认同与行动的单位
  • (一)联合家庭
  • (二)小亲族
  • (三)户族
  • (四)宗族
  • (五)村民小组
  • (六)行政村
农民行动单位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 (一)干部报酬
  • (二)农民群体上访
  • (三)村级债务
  • (四)生育观念
关于农民行动逻辑的扩展讨论
  • (一)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 (二)关于理性行动理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