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政策性与公益性:中部农村的双层治理结构与逻辑
作者:
王德福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1793字
所属图书: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2期 总第5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1.239-252
罗兴佐
摘要:
本文关注的是我国村民自治制度。首先,本文回顾了对村民小组以及村组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在皖南农村的调研内容。其次,本文以皖南F县林村目前的村组治理格局为例,论述了村庄的空间结构与双层治理单元。再次,本文介绍了村组两级组织治理功能的差异,以及遵循的不同治理逻辑。最后,本文阐明了村民自治的困境。
关键词:
村民自治
生活逻辑
治理功能
双层治理
公共规则
作者简介:
王德福:
王德福,博士,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相关报告
富人治村的类型与基层民主实践机制研究
社会心理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以不变应万变:一个山村的生活逻辑与政策影响
社区生态保障绪论
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与民主政治建设
村民自治架构下的黑井村村治之路
台湾村长的日常工作:以嘉义县民雄乡三个村落为例
政治传播:村民自治中农村妇女的有效参与——基于湖北省黄村的调查分析
村民自治制度中的农村妇女参与
安徽省钱庙乡村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文章目录
·
相关研究回顾
·
村庄空间结构与双层治理单元
·
政策性与公益性:双层治理的功能区分
双层治理的逻辑
(一)村级组织的治理逻辑
(二)村民小组的治理逻辑
(三)双层治理的内在机制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