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生活方式研究的经验路径与政策定位——兼及人居环境建设的反思
作者:
杜鹏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5153字
所属图书:
环境社会学 2024年第2期(总第6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107-124
陈阿江
摘要:
在现代性力量影响下,中国乡村生活方式正处于剧烈变迁过程之中,并引起国家的回应和介入。本文着眼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契机,探究乡村生活方式的基本构造,进而揭示乡村生活方式研究的经验路径。乡村生活方式研究需致力于发掘乡村生活的自然底蕴、尊重乡村生活的生产面向并探寻农民的生活动力,从而把握农民的生活逻辑。如此,乡村生活方式研究才能充分彰显社会学的想象力,人居环境建设才能超越碎片化的治理状态,真正引领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
生活方式
乡村社会
人居环境建设
生活逻辑
自然底蕴
作者简介:
杜鹏: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基层治理等。
相关报告
以不变应万变:一个山村的生活逻辑与政策影响
政策性与公益性:中部农村的双层治理结构与逻辑
社区生态保障绪论
中国10城市职业女性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俄日村概况及村民生产生活状况
中国中产家庭品牌消费特征解析
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动力——中产阶层、现代女性及丁克家庭
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一个问题、一种思路
普者黑旅游区定居人口生活模式转变研究
城市化中石牌村民经济生活的变迁
文章目录
·
乡村生活方式研究:问题与反思
乡村生活方式研究的经验路径
(一)发掘乡村生活的自然底蕴
(二)重视乡村生产的生活面向
(三)追寻农民的生活动力
(四)日常生活研究的经验脉络
·
乡村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意蕴
·
乡村生活方式变革的政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