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工伤职工生存质量与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研究——以湖南为例

作者:
刘雯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25351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工伤康复体系建设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让每一位工伤职工有尊严的生活、有体面的工作”,这是我国工伤康复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每位工伤职工渴求实现的美好生活愿望。但目前我国许多工伤职工,特别是中重度工伤职工,在接受工伤康复治疗重返家庭后,仍无法实现自理和自立。究其原因主要是针对工伤职工的无障碍宜居环境改造项目暂无操作规范和细则,导致许多工伤职工无障碍宜居设施设备缺失,带来了如厕难、出门难等诸多问题,给工伤职工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致使工伤职工在结束康复治疗后再度陷入绝望,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

家庭是工伤职工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无障碍宜居环境不仅能提升工伤职工的生存质量,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工伤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无论从制度上还是实践中,全社会都需要为工伤职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温情。因此,如何以《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政策为重要依据,以广大工伤职工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情,探索工伤职工特别是中重度工伤职工无障碍宜居环境改造,健全完善工伤康复体系,让文明在“无障碍”中延伸,让工伤职工“身残心不残”,就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湖南生存质量工伤职工无障碍家居环境

作者简介:

刘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金融与投资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员。近年来,在《上海金融》《消费经济》《商业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著作撰写,其论文《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助推湖南经济发展》成为湖南改革攻坚献策“金点子”成果;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湖南省财政厅重点招标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参与编写湖南地州市县发展规划。

文章目录
工伤职工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的战略意义
  • (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 (二)是改善工伤职工生活质量,切实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 (三)是工伤保险制度又一次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
  • (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保障
湖南工伤职工生活质量及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现状
  • (一)湖南工伤职工生活质量及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需求
  • (二)湖南工伤职工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取得的成绩
  • (三)湖南工伤职工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存在的问题
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 (一)各国行动
  • (二)中国实践
  • (三)湖南启示
湖南工伤职工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的总体思路和改造重点
  • (一)总体思路
  • (二)基本原则
  • (三)改造重点
  • (四)资金预测
湖南工伤职工生活质量与无障碍家居环境改造的保障机制
  • (一)加强制度保障
  • (二)强化资金保障
  • (三)突出服务质量
  • (四)加强政府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