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党建与工青妇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
包志勤 申巧红
出版日期:
2006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5222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部分内容是介绍上海党建与工青妇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党的建设及其对社会建设的推进作用,之后介绍了党群工作对象与社会治理主体的新情况。对于工会的建设需要适应劳资关系的变化,促进工会发展。共青团作用从现实社会拓展到网络社会。妇联参与两性和谐发展的社会构建。最后是关于党群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发展思考。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区党建组织

作者简介:

包志勤:上海市法治研究会秘书长,法学硕士、副教授,专业为社会学和组织理论,研究领域为社区、社团、政党及劳工等。曾参加居委会体制、法治与社会治理等国家和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

申巧红:上海市法治研究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硕士,专业为政治学,研究领域为政党、人民团体、社区等,曾发表论文数篇。

文章目录
党的建设及其对社会建设的推进
  • (一)上海党的建设概况
  • (二)党的社会工作的战略意义
  • (三)社区社团中党的基础建设
  • (四)党的社会工作体制和理念的创新
党群工作对象与社会治理主体的新情况
  • (一)人民团体成员 既是党群工作的对象,又是社会治理的主体
  • (二)城市工人队伍的变化与特点
  • (三)当代青年多样化现状与趋向
  • (四)妇女总体发展与具体构成状况
适应劳资关系的变化,促进工会发展
  • (一)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扩大工会的组织覆盖面
  • (二)努力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工会
  • (三)努力发挥工会参政议政的作用
共青团作用从现实社会拓展到网络社会
  • (一)社区青少年工作与共青团的社会工作
  • (二)网络青少年世界与共青团的信息化
  • (三)《上海青少年发展规划》的拟定与完善
妇联参与两性和谐发展的社会构建
  • (一)促进妇女发展的平台与活动
  • (二)促进两性和谐的工作与机制
  • (三)促进家庭和谐的服务与体系
党群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发展思考
  • (一)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一直是多年来党建的热门问题,2005年是如此,2006年也将如此
  • (二)在社区或街道建立工会组织,是上海2005年工会建设的热点
  • (三)上海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存在着青年政策机制建设和进一步群众化、社会化的双重任务
  • (四)市妇联在上海社区开展活动的范围最广、历史最久,基础最为扎实,体现出较为强烈的社团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