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幸福的意义
作者:
张茂泽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861字
所属图书:
幸福社会价值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8.39-46
许春玲
周树智
摘要:
幸福是人的需要满足的客观状态,幸福感是对这种状态的感受,两者不宜混淆。幸福和人性紧密相关,是人性得到确证和实现的标志;幸福是生命幸福、道德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实现个人幸福、社会幸福,关键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进社会公共制度;幸福和人性实现一样,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现实到理想的发展过程,只有在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幸福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
幸福
儒家
幸福度
社会幸福度
作者简介:
张茂泽: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陕西西安 710069
相关报告
导论:中国历史脉络中的宗教观与幸福观
马克思幸福观的唯物史观解读
游侠兴衰与儒家思想正统化的关系探析
孔子与社会自治之发轫
岭南大儒陈献章“爱亲”为大的孝道观及其现代意义
从中西方历史渊源论知识分子与政府之关系
价值体系:“主流传统”
文明冲突中的中国文明与人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人口要素
寻找人类美好家园:马克思的求索
传统社会分层理论
文章目录
·
“你幸福吗?”
·
何谓幸福?
·
理想的幸福
·
幸福的社会历史性
·
达到幸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