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比较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三国的技能发展政策与实践,这些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来协调雇主与教育机构的激励机制,以弥合技能供给与技能需求之间的鸿沟。在此基础上,本章聚焦于区域技能合作创新。具体而言,本章归纳了三个国家的若干案例来说明这些国家中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对政校企技能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尝试解释某种特定合作形式出现的原因。
发展政策国家技能区域政校企技能合作
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教育经济、教育财政和政策评估;近年来关注职业教育的经济与非经济收益、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组织转型发展、高职示范引领项目评价、职业教育领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校企合作发展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形成与区域协同创新研究”),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