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主体间共识视角下的社会共识

作者:
高文珺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641字
所属图书:
社会共识的形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主体间共识(intersubjective consensus),又称主体间知觉(intersubjective perceptions)、主体间规范(intersubjective norms),是由Wan和Chiu等提出的一个用于研究文化的新视角(Wan,Chiu,Peng,&Tam, 2007;Wan&Chiu,2011)。这一视角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以往文化研究中出现的矛盾结果,由此更好地解释文化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从共识层面理解文化及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共识社会心理学认识论主体间共识

作者简介:

高文珺:汉族,1983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出版专著《社会共识的形成》《中老年社会心态和互联网生活》《网络直播:参与式文化与体验经济的媒介新景观》,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什么是主体间共识
第二节 主体间共识视角下的社会文化共识
  • 1.主体间共识视角下文化共识的三个层面
  • 2.主体间共识视角下文化共识的动态形成
第三节 主体间共识视角下的共识研究命题
  • 1.主体间共识的性质
  • 2.主体间共识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 3.主体间共识的形成与维持
·第四节 应用主体间共识视角分析社会共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