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社会现象的社会共识——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研究

作者:
高文珺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
报告页数:
68页
报告字数:
59698字
所属图书:
社会共识的形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心理疾病的流行和严重后果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日益重视,我国“十二五”期间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包括重点改善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精神卫生和心理疾病防治能力。
关键词:

社会共识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认识论

作者简介:

高文珺:汉族,1983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出版专著《社会共识的形成》《中老年社会心态和互联网生活》《网络直播:参与式文化与体验经济的媒介新景观》,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的相关研究梳理
  • 1.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 2.个人与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相关与差异
  • 3.心理健康学识的人口学差异
  • 4.心理健康学识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与调查对象
  • 1.研究过程
  • 2.研究工具
  • 3.正式调查与调查对象
  • 4.统计方法
第三节 不同层面心理健康学识的关系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 1.问卷质量分析
  • 2.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主观需要
  • 3.公众的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 4.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相关
  • 5.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内容构成和差异
  • 6.心理健康学识之间的关系
  • 7.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
  • 8.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第四节 以社会共识促进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探讨
  • 1.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现状
  • 2.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构成和特点
  • 3.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
  • 4.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对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 5.结果小结
  • 6.基于社会共识促进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