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民族工作创新的研究结论
作者:
朱军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375字
所属图书: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民族工作创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8.232-243
朱军
摘要:
本文依据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和个人访谈资料,从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角度,进一步明晰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一个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体性相对接的权益保障体系,为地方社会治理实践的创新与完善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动人口
市民化
少数民族
城市民族工作
作者简介:
朱军:
相关报告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探索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简述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权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诉求与维权
城市民族工作报告
2019~2020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报告
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青年市民化问题的调查报告
人的城镇化发展意义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总体态势与新特征
第二节 社会分化视角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分析
农民工代际差异
户口身份差异
就业身份差异
文化生活差异
第三节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重点与难点
(一)“底线型”劳动权益保障较好,但整体就业质量不高,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增大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成本与社会风险
(二)城市政府在不同程度上面临公共教育均等化的压力,人口输入型城市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双重供给不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高考改革仍面临户籍瓶颈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尤其农民工群体)居住环境普遍较差,以租住房屋为主要居住形式,自购房屋比例较低,住房上面临市场化门槛过高与户籍制度的双重限制
(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还面临文化适应问题,具体体现为技能型文化适应和精神型文化适应两类问题
第四节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原则与对策
(一)以职业技能、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改善就业质量,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市民化进程
(二)以子女教育、住房改革、社会保障为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积极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三)流入地政府根据城市规模逐渐放宽流动人口落户城市的“居住”“工作”门槛限制,积极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
(四)以党政为主导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各类平台与协同机制,大力扶持和支持“社团”“社区”“社工”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五)流入地政府做好信教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