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应变、检视、构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与介入策略

作者:
卫小将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1367字
所属图书:
作为社会治理术的社会工作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与欧美社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发展不能一味照搬和复制专业社会工作,要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关政策,回归“与民众同在、民众利益至上”的本质,走一条人民取向的社会工作之路。贫困分为客体性贫困和主体性贫困,前者造成的原因有资源的短缺或匮乏,后者主要指个体精神动力层面的贫困。我国精准扶贫不仅要关注客体性贫困,更要聚焦于主体性贫困的治理,以便有效地应对中国本土农村社会问题。让贫困群众意识到反贫困不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自己的事情,让贫困群众参与进反贫困事业中来,将针对主体性和客体性的方针有机结合,实现扶贫角度的转变。
关键词:

社会工作农村社会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

卫小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建设》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发展社会学。

文章目录
·“变”与农村社会工作
·表达性与景观性: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本土性与内生性: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临床技术取向与结构性取向: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