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团结型社会组织、行政型社会组织到治理型社会组织——1949年以来社会组织的变迁历史

作者:
罗婧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7835字
所属图书:
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国社会组织的运行逻辑深刻展现了社会结构的变迁。1949年至今,我国的社会组织呈现出三个形态,即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1949年—1956年)的团结型社会组织,再到改革开放前(1956年—1978年)的行政型社会组织,以及经过多重探索之后(1978年—2012年),形成的治理型社会组织(2012年—今)。这三个形态逐步革新又相互继承:治理型社会组织是当前社会组织运行的主导形态,而团结型社会组织与行政型社会组织的运行逻辑仍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并存。这显示出国家、市场、社会在整合的前提下合作或交融,共同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新时代以来,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助推社会信任的建立,这就要进一步探究我国社会组织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

社会组织社会变迁国家治理体系

作者简介:

罗婧:

文章目录
·1949~1956年:塑造合法性的团结型社会组织
·1956~1978年:全能且包办的行政型社会组织
·1978~2012年:多元可能性的探索时期
·2012年至今:纳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治理型社会组织
·继承与革新:从传统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