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治理视角下的组织工作环境:一个分析性框架
作者:
张彦
李汉林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5838字
所属图书:
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5.802-829
张翼
摘要:
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工作环境是指人们在组织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工作氛围与工作状态,这种感受对其在组织中的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改善组织中的工作环境,实际上就是对组织进行治理的社会过程。从治理的角度来观察组织中的工作环境,要考虑作为结构性背景的“嵌入性”以及作为制度载体的“单位”,把强调组织秩序与个人良好的主观感受相结合,并分析组织中的社会团结、组织中的冲突与整合、组织中的保护与包容、组织成员的参与、组织成员的角色结构与互动以及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根据这个分析框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组织的治理水平,进而折射出组织中的工作环境状况,并在学科意义上为工作环境领域的总体性研究和对话提供启示。
关键词:
工作环境
组织治理
嵌入性
作者简介:
张彦:
李汉林:
相关报告
工作环境研究操作性框架的初步思考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以ZS大学为例
“嵌入性”用语的不同概念、逻辑关系及扩展研究
嵌入性与关系合同
党建组织力引领社区治理的维度与层次——对北京社区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小康社会视角下老年人社会参与“嵌入性”问题刍议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支持体系研究
理论视角与深层透视
西部阳光“三级跳”:组织正式化变革
2013年北京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文章目录
·
文献综述
中国组织中工作环境的制度背景
(一)嵌入性作为结构背景
(二)单位制作为制度载体
治理视角下工作环境的理论背景与框架
(一)组织中的社会团结
(二)组织中的冲突与整合
(三)组织中的员工参与
(四)组织中的保护与包容
(五)组织成员的角色结构与互动
(六)组织中的功能与结构
·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