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3~2020年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经验研究——基于三个民族自治州的实证考察

作者:
王国勇 邹先菊 李安连 廖紫依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3465字
所属图书: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贵州民族地区属于贫困程度较深和贫困状况复杂的地区,所以,总结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做法以及经验,将有利于:完善扶贫机制,提高扶贫效用;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体现公平正义,促进区域协调;创新扶贫理论,贡献贵州智慧。本文基于贵州三个民族自治州的实证考察,发现贵州民族地区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基础设施得以健全,人居环境有改善;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保障;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障范围有扩大;教育培训全面跟进,返贫防线有筑牢。研究发现,这些显著的脱贫成效,源于贵州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战略层面和“五个一批”方面的经验。研究也发现,贵州民族地区在巩固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因此,研究根据这些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经验精准扶贫减贫成效贵州民族地区

作者简介:

王国勇:贵州民族大学民族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结项验收专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社会学区域一流学科负责人,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及核心期刊上;独著、合著、联合主编10余部学术著作和论文集;主持国家民委、民政部、贵州省社科规划办等省部级及其他各类项目2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政治社会学。

邹先菊: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应用社会学。

李安连: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

廖紫依:廖紫依,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

文章目录
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一)基础设施得以健全,人居环境有改善
  • (二)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保障
  • (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障范围有扩大
  • (四)教育培训全面跟进,返贫防线有筑牢
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
  • (一)精准扶贫战略层面的经验
  • (二)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方面的经验
贵州民族地区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存在的问题
  • (一)整体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技术管理人才
  • (二)产业选择谋划不足,区域发展统筹不够
  • (三)产销衔接有梗阻,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 (四)搬迁群众难致富,“绿色银行”较难变现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对策建议
  • (一)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产供销体系
  •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争取搬迁群众能致富
  • (三)培育引进各类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四)强化易地扶贫搬迁,深化推进智志双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