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餐饮浪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1942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我国餐饮浪费行为整体状况仍较为严重,大部分民众都有餐饮浪费的亲身经历,餐饮企业制止浪费工作仍不到位。但绝大多数民众对餐饮浪费现象深恶痛绝,对制止餐饮浪费的参与热情较高。餐饮浪费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民众缺乏节约意识,最严重的危害在于浪费粮食、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川菜、东北菜、粤菜等菜系,桌餐、流水席、火锅和自助餐等餐饮形式以及婚宴寿宴、商务宴请、公务接待等就餐场景是我国餐饮浪费的重点领域。其中,公务接待中的餐饮浪费行为虽有所好转,但仍须严防反弹。对此,必须坚持依法治理、协同治理、分类治理、精准治理的原则,以党委、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餐饮企业、媒体平台和广大消费者为治理主体,以立法为手段,以建立激励约束并重的长效机制为关键,以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前提,以宣传教育为途径,通过科技赋能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推动形成不敢浪费、不能浪费、不想浪费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

关键词:

餐饮浪费激励约束机制反食品浪费法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组组长:蒋来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主任。执笔人:蒋来用;王田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孙大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副研究员;田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于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许天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何圣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文章目录
当前餐饮浪费行为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我国餐饮浪费行为的整体现状仍较为严重
  • (二)大多数民众都有过餐饮浪费的亲身经历
  • (三)餐饮行业制止浪费工作仍不够到位
  • (四)社会公众对餐饮浪费现象深恶痛绝
  • (五)社会公众参与热情较高
餐饮浪费行为的成因与危害
  • (一)“缺乏节约意识”“面子文化”“没有打包习惯”被视为餐饮浪费的主因
  • (二)“浪费粮食、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助长奢侈浪费歪风邪气”“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被视为餐饮浪费的主要危害
餐饮浪费行为发生的重点领域
  • (一)“川菜”“东北菜”“粤菜”被视为浪费程度较高的菜系
  • (二)“桌餐/点菜”“流水席”“火锅”被视为浪费程度较高的就餐形式
  • (三)“婚宴、寿宴等宴席”“商务宴请”“公务接待”属于浪费程度较高的用餐场合
  • (四)公务接待浪费问题较以往明显改善
制止餐饮浪费的着力点
  • (一)建立奖惩机制被视为制止餐饮浪费的关键
  • (二)制定法律法规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 (三)对于各类媒体在制止餐饮浪费中的作用也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
  • (四)餐饮企业负有制止餐饮浪费的责任和义务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 (一)坚持党对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建引领作用
  • (二)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制止餐饮浪费的法治体系
  • (三)以“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实施为契机,促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 (四)加强完善宣传教育,构建唤醒公众节约意识的社会氛围
  • (五)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促进科技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