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9年浙江绍兴:创造性运用“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全覆盖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字数:
98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解决基层监督人手不够、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近年来绍兴市创造性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了以标准化、协同化、信息化、网格化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监督新模式。在办公场地、工作流程、干部队伍等方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扎实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软硬件基础。统筹运用委机关、乡镇纪委、监察办和派驻机构等工作力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整体联动高效的片区协作机制,变原来的“单独作战”为“联合会战”,实现力量协同。构建乡镇基层公权力监督信息平台,向上联通县级监督平台,向下连接村级监察信息员,实现公职人员廉政档案、镇村监察对象情况“一键查询”,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群众信访举报、监察信息员上报信息“一网办理”,日常监督数据分析、农村政治生态评估和分色预警提醒“一图成像”。组建由基层站所干部、驻村指导员、村监委主任、网格员和退休干部组成的监察信息员队伍,主动搜集监督对象的问题信息,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监督在一线发力,打通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总之,绍兴市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础,创设“四化”机制实现了对基层公权力的良好监督,2019年处置问题线索数量同比增长了136.1%。

关键词:

政治生态枫桥经验基层监督“四化” 机制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组组长:蒋来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主任。执笔人:蒋来用;王田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孙大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副研究员;田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于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许天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何圣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