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青少年健康不平等生成机制(上)

作者:
梁海祥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46页
报告字数:
37232字
所属图书:
青少年健康不平等:生成机制及结果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则是重点分析青少年(初中生)健康不平等产生的机制。CEPS从学校层面进行抽样,样本中的个体最主要的生产生活场所是学校和家庭,另外,孩子相对于成年人有着更为简单的人际互动,更为固定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这样就像是给研究者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且固定的研究平台与“实验室”。根据影响孩子健康不平等因素的多层性,本研究将从个体层面因素(生活方式)、家庭层面因素(居住方式)、同辈群体因素(社会网络)和社区层面因素(邻里效应)分别考察生成健康不平等的机制,最后综合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健康不平等的机制。
关键词:

生活方式青少年健康不平等居住方式

作者简介:

梁海祥: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在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DGHI)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不平等、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等,发表论文数篇;先后获得东亚论坛(韩国)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

文章目录
个人因素:生活方式与青少年健康不平等
  • (一)生活方式与青少年健康
  • (二)数据、变量和方法
  • (三)数据分析结果
  • (四)小结
家庭因素:居住方式与青少年健康不平等
  • (一)居住方式与青少年健康
  • (二)数据、变量和方法
  • (三)数据分析结果
  •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