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合作与组织化:改造“小农社会”

作者:
潘晓成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58页
报告字数:
48172字
所属图书:
走出农耕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传统农耕社会生产方式下,独立分散的生产、生活模式使农耕经济及农耕社会成为封闭的系统,从而具有惰性。打破这个惰性的系统,才能形成趋向现代的社会经济秩序,建立与传统迥异的开放的现代经济社会系统,这一过程表现为能动的对社会、经济的“改造”。产权明晰的家庭经营方式在现代农业中仍呈现强大的生命力。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代表一个时代的飞跃,其中小农的“蝶变”则为时代变迁的符号。
关键词:

农业转型农民组织农民合作小农

作者简介:

潘晓成:生于1964年,管理学博士。1984年参加工作,长期关注农业、农村问题,公开发表了《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分析与建设》、《农村劳动力流动分配的经济学分析和政策运用》、《合理开发西部水资源推进水利水电产业化》等50余篇理论文章。出版了《转型期农业风险与保障机制》、《论城乡关系》、《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融合度研究》(合著)、《加入WTO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合著)等著作,参与编撰出版了《经济中介人》系列丛书。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小农”及“小农社会”
  • 传统乡村的“小农”群体
  • 传统“小农社会”结构与功能
  • “小农”分化与乡村社会变迁
第二节 改造传统农业
  • 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渊源
  • 从“合作化”到“集体化”的中国实践
  • 合作化与集体化:自组织与他组织问题
  • 低效率:高度组织化和低水平自组织化
第三节 “合作”改造传统小农的理性分析
  • “小农风险”与小农理性
  • 小农“合作”的理性
  • 小农“合作”的利益维度
  • “小农”合作的成本
  • 农业的产业特性与“政府合作”
第四节 基于“合作”的农民组织化评析
  • 管理体制变迁与农民组织化
  • 农民自组织冲动与组织化
  • 农业转型与农民经济自组织发展
  • 小结:对现阶段农民自组织状况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