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潘晓成
机构:
个人简介:

生于1964年,管理学博士。1984年参加工作,长期关注农业、农村问题,公开发表了《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分析与建设》、《农村劳动力流动分配的经济学分析和政策运用》、《合理开发西部水资源推进水利水电产业化》等50余篇理论文章。出版了《转型期农业风险与保障机制》、《论城乡关系》、《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融合度研究》(合著)、《加入WTO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合著)等著作,参与编撰出版了《经济中介人》系列丛书。

  • 走出农耕社会
    潘晓成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本书借鉴古代先哲关于理想社会“人的幸福”和“社会和谐”论述,参照欧美对传统农耕社会改造的经验,分析中国近代以来农耕文明从鼎盛到衰落,以及历次“社会改造”得失,从社会价值重塑、社会治理转型以及文化理念再造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本书论及的 “改造中国农耕社会”,不仅要在物质层面创造一个繁荣的社会,更要建设一个摆脱现代社会“幸福悖论”、在未来发展大势中民族精神得到“升华”的社会。
  • “理想社会”的两个维度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轴心时代的先哲们设想的理想社会有两个维度: 一是人的幸福;二是社会和谐。此后经历三千余年,人类历史跨越了农耕时代,进入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时期,轴心时代的理想之光仍是现代国家、族群改造社会的目标。关于“人的幸福” 理想,本文介绍了东方文化的“乐与福”和西方文化的“善与德”。关于“社会和谐”理想,本文介绍了西方“和谐理论”和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本文还分别介绍了中国和西方传统视野中的“理想国”。
    关键词:
  • “社会改造”与“人的改造”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随着生产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不同时代的人秉持的幸福观处于变化发展中,在物质丰富、衣食无忧的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构成幸福的主要成分。现代“文明”社会里,更多的财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幸福,人们在物化生活中遭遇了“幸福悖论”。西方自由民主模式不是终极的制度模式,人类对自由民主的探索尚无穷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路还很长,人类的美好愿景与风险并存,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今天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 “农耕社会”:一个时代的终结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取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这场变革不仅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也是制度和社会文化层面的“社会改造”运动。在现代社会提高“人的质量”,就是要努力改造人类自身,以适应于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需要。后进国家在确立“社会改造”的目标愿景时,不仅包括改造“物质世界”,还应包括改造人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 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嬗变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在中国近代化的百年中,面对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曲折发展中,传统的乡村秩秩序和格局被打破,新的秩序和格局尚未形成,农村社会表现为转型发展中的颓废和没落。工业文明的兴起取代农耕文明即便是历史的必然,但农耕文化穿过近代直至今天仍然根植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对农耕社会改造”不是放弃农业和乡村,而是在更高层次、用现代理念开创新型农业文明和现代乡村社会。
    关键词:
  • 合作与组织化:改造“小农社会”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在传统农耕社会生产方式下,独立分散的生产、生活模式使农耕经济及农耕社会成为封闭的系统,从而具有惰性。打破这个惰性的系统,才能形成趋向现代的社会经济秩序,建立与传统迥异的开放的现代经济社会系统,这一过程表现为能动的对社会、经济的“改造”。产权明晰的家庭经营方式在现代农业中仍呈现强大的生命力。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代表一个时代的飞跃,其中小农的“蝶变”则为时代变迁的符号。
    关键词:
  • 社会正义:社会转型与治理转型视角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时至今日虽中国社会整体进入了现代的、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但传统社会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习俗和体制上的积习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并对建立现代治理体系产生阻碍作用。以“人的幸福”为目标,用社会的公平正义搭建“社会和谐”之基,是推动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道路。
    关键词:
  • 国民性:近代“观念革命”的文化反思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本文对近代化中同样面临困境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作一比较,从中探寻文化观念对“国民性”塑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透视中国在转型发展中文化价值观念的演进轨迹,即面对未来发展时的 “观念革命”。技术革命、制度革命的基础和最终归宿在于“观念革命”。社会主流意识摆脱旧的传统和秩序束缚开辟新的境界,是民族国家开创未来的根本之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