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老年慢性病患者智慧居家服务模式构建的迫切性

作者:
朱海龙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57页
报告字数:
52943字
所属图书:
老年慢性病患者智慧居家服务模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老年慢性病患者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围绕患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社会参与等各方面支持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服务和管理,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这些技术与老年人的友好、自主式、个性化智能交互,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更有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口结构等出现历史性的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愈益受到挑战,构建新型老年慢性病患者智慧居家服务模式的迫切性日益显现。
关键词:

养老服务模式生活起居老年慢性病患者智慧居家自动监测

作者简介:

朱海龙: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工人运动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民政厅特聘专家,湖南省法学会程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政策学会理事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公共管理学院特约研究员;2014—2015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网络社会(智慧社会)、社会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0多个,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红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摘近30篇次。

文章目录
·人口结构变化加剧,老年人照护压力日增
家庭结构功能嬗变,老年人赡养去功能化
  • (一)家庭小型化
  • (二)老人空巢化
  • (三)家庭生活“麦当劳化”
  • (四)家庭照护去功能化
传统养老模式式微,改革探索举步维艰
  • (一)传统养老模式功能不足
  • (二)传统养老模式转型受阻
  • (三)传统养老模式改革与探索
老年人需求增多且多元,老年人照护逐步社区化
  • (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特征与需求
  • (二)社区的特质及资源整合优势
  • (三)照护社区化:老人需求满足在地化的路径
社会网络化与智能化,老人照护智慧化乃大势所趋
  • (一)社会网络化
  • (二)社会智能化
  • (三)社会智慧化
  • (四)照护智慧化:老年照护问题解决的新途径
传统模式效益不高且业态落后,养老模式亟须重构
  • (一)传统养老模式效率低下
  • (二)传统养老模式业态落后
  • (三)养老服务业态重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