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
作者:
王跃生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5004字
所属图书: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9.37-53
杭苏红
马春华
摘要:
本研究利用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朝刑科题本婚姻家庭类档案中获得的个案资料,首先对18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18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核心家庭所占比例超过50%,直系家庭约为30%,复合家庭不足10%。这说明核心家庭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家庭形态。其次,本文还对影响家庭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家庭结构受到社会和自然两种因素的制约。社会性因素对家庭结构的横向扩展或收缩作用比较明显,自然性因素则表现为约束或促进家庭的纵向延伸。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直系家庭
复合家庭
作者简介:
王跃生:
相关报告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分析——以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
凤凰村的家庭
我国家庭结构(1982~2008)
屯堡社会结构及其宗教文化向度
安徽省钱庙村的基本概况
安徽省盐铺村的家庭、婚姻和生育
屯堡经验在社会转型期理论价值的可能性探析
人口结构种种
“分而不离”:居住安排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
从核心家庭本位迈向个体本位——关于农村夫妻关系与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
文章目录
·
男性当事人的年龄构成
·
男性当事人的弟兄数量
·
兄弟分爨状况
·
家庭同爨代数
·
父母存亡与家庭结构的关系
·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