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深层致因分析

作者:
陈宁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5684字
所属图书: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现状、致因与对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们知道,在当前针对失能老人这一双重弱势老年群体的专业化、社会化照料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家庭尤其是子女在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中依然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然而,社会经济转型、家庭结构变迁、传统代际关系逆转以及家庭照料的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不断上涨,都给失能老人获得充足、有效的照料服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失能老人的照料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转型出现的新的社会性问题。因此,对失能老人的照料贫困问题深层致因的考察,视野不应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层面,更要从宏观政策层面和体制机制层面加以综合探究。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看来,政府、市场、社区和家庭构成了社会福利供给的基本框架。照料贫困的发生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福利供给的不足。所以,本文将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从政府、市场、社区及家庭四个维度考察失能老人照料贫困发生的深层致因。
关键词:

原因分析失能老人照料贫困

作者简介:

陈宁:河南商丘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获人口学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在《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和《社会保障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

文章目录
政府层面:长期照料服务的社会政策支持不足
  • (一)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专项政策法规缺位
  • (二)面向失能老人非正式照料者的社会支持政策不足
市场层面: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与利用不足问题并存
  • (一)城乡社区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需求和供需缺口
  • (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利用不充分
社区层面:社区缺乏开展长期照料服务的必要条件
  • (一)社区缺乏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人力资源
  • (二)社区缺乏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资金、机构和场所
  • (三)社区缺乏整合各类照料服务资源的能力
  • (四)农村社区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发展比较滞后
家庭层面:家庭非正式支持式微,难以提供充足有效的服务
  • (一)家庭结构变迁与居住方式转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家庭照料服务的代际支持基础
  • (二)失能老人自身的经济保障水平不高,而居家照料成本较高,一般家庭难以承担长期、持续的照料支出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