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科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作者:
聂景春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1567字
所属图书:
社会科学研究:从生活体验到思维方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本文通过案例阐述了事实研究的基础——观察和事实,指出观察受到各种既有经验和环境的影响,观察者“观察”到的不一定是客观事实,观察或经验事实具有可错性。其次,本文简要介绍了经验主义,并阐述了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分析了人类理智发展的三个阶段。再次,本文探究了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的可证伪度,认为对理论进行检验是促进理论进步的重要方法。最后,本文介绍了贝叶斯主义,探讨了贝叶斯主义所解决的证伪主义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科学研究社会科学证伪主义实证主义贝叶斯主义

作者简介:

聂景春:聂景春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教育、农村健康卫生政策及科学影响评估方法。主持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1项,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人口学刊》、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作为研究基础的事实与观察
  • 什么是事实?
  • 眼见为实吗?
  • 观察或经验事实的可错性
第二节 实证主义
  • 经验主义
  • 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
  • 人类理智发展的三阶段
第三节 证伪主义
  • 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
  • 理论的可证伪度
  • 可证伪度与理论进步
  • “证伪”以后怎么办?
·第四节 贝叶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