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在机构的干预研究

作者:
王彦蓉 王海玉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17167字
所属图书:
老幼同养模式的本土化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定量分析结果看,老幼“结伴式个体互动”对降低老年人抑郁、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增强安适幸福感、心盛幸福感有显著作用,对提高幼儿沟通领域方面的能力也有显著效果。从定性分析结果看,老幼“结伴式个体互动”不仅对老年人和幼儿个体具有积极的作用,对老幼家庭和机构层面也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老幼“结伴式个体互动”需要为每对老幼配备一名助理,且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对活动的开展要求相对较高。在机构中,为提高可操作性,降低成本,开展小组活动是更为普遍的组织形式。因此,本研究在老幼“结伴式个体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即将老年人和幼儿首先进行一对一固定配对,然后组织“结伴”的老幼共同参加小组活动。基于对干预研究伦理准则的考量,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将为控制组的老年人和幼儿提供一对一的配对及小组互动。
关键词:

干预实验老幼“结伴式个体互动”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

作者简介:

王彦蓉:女,2016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部,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儿童早期发展、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王海玉: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养老服务、老年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干预实验设计
  • 单组前后测实验
  • 老幼配对及分组
  • 活动内容及安排
  • 分析工具及方法
第二节 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干预实施过程
  • 活动内容调整
  • 干预的过程
第三节 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干预结果
  • 对老人的干预结果
  • 对幼儿的干预结果
  • 对老幼家庭的作用
  • 对机构的作用
  • 对社区的作用
第四节 老幼“结伴式小组互动”干预总结
  • “结伴式小组互动”的要素
  • 互动环境的支持
  • 多层次的干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