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03~2020年北京与上海创意人才发展趋势比较

作者:
吴军 王修齐 郑昊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301字
所属图书: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在新发展阶段,创意人才集聚是我国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创意人才集聚不仅依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依赖城市的文化消费和文化底蕴。因此,本报告基于文化舒适物理论框架,比较北京、上海创意人才的集聚形态和文化舒适物发展趋势,阐明文化舒适物对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创意人才集聚的作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相较于上海创意人才集聚过程与文化舒适物的关联关系,北京文化舒适物体系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不过,北京的文化舒适物内部结构需要改良,品质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报告希望更好地发挥“文化舒适物—创意人才”的协同动力,进一步激发因人才科学有序集聚带来的创新创意动能,加快推动北京和上海世界级创新创意高地建设。

关键词:

人才集聚创意人才文化舒适物

作者简介:

吴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文化与消费、城市发展与治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4项以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社会学评论》《城市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或观点转载。专著《文化舒适物——地方质量如何影响城市发展》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译著《场景》获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度“十大好书”称号。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王修齐: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郑昊: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文章目录
·引言
北京、上海的创意人才集聚与文化舒适物情况
  • (一)文化舒适物——创意人才集聚的新动力
  • (二)北京创意人才集聚及文化舒适物的年度变化情况
  • (三)上海创意人才集聚及文化舒适物的年度变化情况
  • (四)北京创意人才集聚情况优于上海
  • (五)上海文化舒适物数量多于北京
北京、上海创意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对比
  • (一)影响因素选择
  • (二)基于时间序列的京沪创意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