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整体性——精准扶贫的最大特征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2607字
所属图书:
精准扶贫的治理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0.186-218
摘要:
中国农村的开发式扶贫模式是处于“一元化”惯性和“多元化”趋势下,中国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在与世行等国际组织合作中积累创新而形成的一套有效的公共治理机制。这套机制不但在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本项研究而言,完成对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内在治理机制的理论归纳对于中国公共治理模式的丰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的任务就是在治理理论的视野下完成对中国农村扶贫治理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治理机制
农村扶贫
精准扶贫
整体性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腊月山村的土地整理与脱贫研究背景
时间中的社会政治: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进过程——一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
精准扶贫治理逻辑的概述
乡村公共空间生存与现代性建构的规划策略
宁夏固原——“海固西”的缩影
“挪穷窝”:易地扶贫搬迁的精准政策
四川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报告
贵州省农村扶贫调查分析报告
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海(招商局慈善基金会项目总监)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整体性”的内涵与表现
整体性扶贫的内涵
整体性扶贫的产生
第二节 “整体性”的特征与西方治理模式的对比
网络化治理与整体性治理的整合模式
整体性扶贫与西方协同治理、网络化治理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精准扶贫治理模式的独创性
为什么整合
如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