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度广州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

作者:
黎宝欣 邓榕兰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421字
所属图书: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区两级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名称中含有“志愿”“义工”“义务工作者”字样的社会组织共有108家。广州市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及收支规模稳步提升,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进入新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促进志愿服务加快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社工+慈善+志愿者”实践基础上,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发挥枢纽型志愿服务组织作用,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优化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依托大湾区优势,加强志愿服务合作交流,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志愿服务专业人才联合培育模式。

关键词:

志愿服务专业化品牌化基层治理

作者简介:

黎宝欣: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志愿服务、社会组织。

邓榕兰: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研究人员。

文章目录
广州市志愿服务组织基本状况
  • (一)志愿服务组织的成立时间
  • (二)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形式
  • (三)志愿服务组织的区域分布
  • (四)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资金
  • (五)志愿服务组织的收支情况
  • (六)志愿服务组织的等级评估情况
广州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态势
  • (一)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
  • (二)志愿服务组织规模逐步扩大
  • (三)志愿者的组织化程度增强
  • (四)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优化
  • (五)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持续深化
广州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结构不均衡
  • (二)志愿服务组织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 (三)志愿服务专业化有待提高
  • (四)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存在一定壁垒
促进广州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建议
  • (一)促进志愿服务加快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 (二)发挥枢纽型志愿服务组织作用,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
  • (三)优化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
  • (四)依托大湾区优势,加强志愿服务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