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9~2020年主客观地位和流动感知对中国居民公平感的影响与变化

作者:
张衍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711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采用2019年和2020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数据,分析了主客观地位和流动感知对公平感的影响及其变化。结果发现,相对于2019年,2020年民众公平感略有提升,尽管统计上不显著。人们认为自身未来和下一代地位上升的空间在缩小。优势群体的公平感基本上都较高:男性公平感高于女性;本地户口居民的公平感高于外地户口;收入越高,公平感越高;主观阶层越高,公平感越高。唯一不同的结果是,2019年城市户口的公平感低于农村户口,但2020年城市户口的公平感有显著提升,与农村户口公平感的差距缩小,未来可能出现反转。此外,不同收入状况、主观等级和流动感知群体间的公平感差异,在2020年也有所减小。现阶段我国民众的公平感状况较好,但应重点提高社会流动性和解决弱势群体所面临的不公平问题,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社会地位社会流动公平感

作者简介:

张衍: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变量
研究结果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客观地位对公平感的影响及其变化
  • (三)主观地位和流动感知对公平感的影响及其两年变化
讨论
  • (一)我国民众整体公平感状况较好,但需关注弱势群体的公平感
  • (二)提高社会流动性,促进公平感提升
  • (三)降低流动期望,持有合理目标
  • (四)公平与效率相协调,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