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当代中国城乡结构

作者:
龚维斌 张林江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23339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2010-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城乡结构在社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体现我国社会结构独特性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体现了我国人口、产业的分布,也蕴含着人们的身份、地位等的差异,而人们的身份、地位差异又反过来影响着人口、产业的迁移。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因素逐步消除,但城乡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依然失衡,优势资源向城市汇聚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伴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随之加速。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首次突破50.0%,意味我国完成了从农村社会到城镇社会的转型。2020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3.89%。

关键词:

城市群大城市城乡差距城乡结构

作者简介:

龚维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兼国家治理教研部主任。先后担任过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主任(院长)、进修部主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育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阶层、社会政策、社会治理。个人专著有《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制度选择》《公共危机管理》《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之路》等,主译和参译著作多部,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张林江:社会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政府政策、社会治理、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70年生于山西省河津市。山西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现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科研成果有独著《社会治理十二讲》《走向社区+时代:当代中国社区治理转型》《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利博弈》《伟大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和合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2010-2020)》《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等,发表各类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我国城乡结构的主要特点
  • 城镇化速度先快后缓
  • 大城市和城市群快速发展
  • 区域间、省区市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 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 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第二节 我国城乡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
  • 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人口流动及资源配置
  • 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努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第三节 城乡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城乡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进一步调整城乡结构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