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央”与家屋的生命力:基于墨脱县门巴族村落的研究
作者:
格茸扎什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9668字
所属图书:
魁阁 2021年第2期(总第5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4.73-92
关凯
郭建斌
李晓斌
摘要:
本文基于作者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肯肯村的田野调查材料撰写而成,主要探讨门巴族家屋与存在其中的“央”的关系,包括家屋建造时如何引“央”进入,在家屋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去维持甚至增加“央”的存在,以及如何进行家屋内“央”的代际传递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在门巴族社会中,“央”与家屋之间具有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而且“央”作为门巴族家屋的文化表达符号,能够说明门巴族社会具备列维-施特劳斯所言的家屋社会的特征。“央”赋予家屋生命力,协调家屋内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将家屋与广大的自然世界联系起来。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家屋
民族村落
作者简介:
格茸扎什:
男,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从家屋到宗族?——广东西南地区上岸水上人的社会
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娱乐文化
东北民俗文化发展概述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川甘青交界区壤塘县的历史、民俗与宗教文化概况
海洋节庆的产业化:刘家湾赶海节民俗文化传承的出路
周民逸风犹存的文化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和文法
家庭的分立与维系
青海民俗学研究概况
文章目录
·
引言
·
家屋建造与“央”的入驻
·
家屋的两性空间与“央”的日常性维持
·
家屋与“央”的代际延续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