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1年北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作者: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6111字
所属图书: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1年,北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序布局,“三城一区”建设持续推进,高精尖技术助力高精尖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基础教育资源持续增加,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无证培训机构动态清零。公共文化设施量质齐升,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中轴线申遗工作稳步推进,文旅融合快速发展。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助企纾困稳岗成效显著,劳动关系治理体系日益完善。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治安环境良好,社会治理创新化解了基层矛盾,构建了“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维护首都居民安全,开展“互联护苗2021”系列活动,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环境保护标本兼治,“蓝天”质量不断提升,水土环境趋向好转。

关键词:

北京数字化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执笔人:施昌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慈善事业、会展经济;毕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科技管理;罗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社会治理;吴向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鄢圣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李志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基础设施。

文章目录
·总体结论:“五子”联动推进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数字化公共服务发展步入快车道
科教文谱写“十四五”开局新篇章,改革创新与深度发展仍是重要任务
  • (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仍需提升
  • (二)以“双减”为抓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仍需深化
  • (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仍需通过创新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
稳就业保民生主线突出,促改革防风险任务艰巨
  • (一)全力稳岗减负扩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
  • (二)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稳步织补体系建设短板
  • (三)劳动关系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劳动关系协调难度迅速增加
聚焦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北京城市新旧功能
  • (一)推进公共设施建设,支撑城市经济社会运行
  • (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提升公共设施品质
  • (三)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全球标杆
开展各种专项行动,打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 (一)创新社会治理,化解基层矛盾
  • (二)多部门严打食品领域违法行为,维护首都居民舌尖安全
  • (三)“十四五”期间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管理体系
  • (四)开展“互联护苗2021”系列活动,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空气质量里程碑式突破,首都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 (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
  • (三)土壤污染防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