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1年中国本科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与成效

作者:
麦可思研究院 王伯庆 王梦萍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5550字
所属图书:
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就业总量压力持续高位运行、局部地区疫情反弹等因素给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增加了难度。读研、准备考研和考公群体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部分就业压力,但由此带来的滞后就业压力需要关注。“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机构吸纳毕业生的数量明显下降,毕业生面临重新选择;互联网领域加大了业务优化调整力度,初始技术岗位占比持续下降;服务行业仍需关注疫情的阶段性影响。与此同时,制造业保持稳步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为毕业生灵活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产业的发展以及疫情以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普及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挑战,后续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持续改进。

关键词:

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本科生

作者简介:

麦可思研究院:

王伯庆:麦可思公司创始人与首席专家,《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作者,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职教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副理事长,西财中国教育需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梦萍:女,四川人,出生于1984年11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监事、数据挖掘部主管。

文章目录
疫情以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延迟就业的现象越发明显,滞后就业压力需要关注
  • (一)读研人数增加的同时,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需要关注
  • (二)再次考研群体持续扩大,考研失利的情况更加普遍
  • (三)地方本科院校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毕业生的毕业落实需重点关注和支持
主要行业自疫情以来调整优化力度加大,毕业生就业面临新变化
  • (一)“双减”政策下毕业生在教育培训机构就业比例下降
  • (二)互联网领域业务优化调整,初始技术岗位占比下降
  • (三)服务行业需关注疫情的阶段性影响
  • (四)制造业的稳步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
灵活就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新选择,后续发展情况仍需关注
  • (一)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
  • (二)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质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持续改进
  • (一)实践类课程需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
  • (二)理论课需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投入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 (三)教师需进一步强化教学互动,并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