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银证通”的有关思考

作者:
郭爱民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9187字
所属图书:
当代社会的金融化与技术化:制度结构的转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银证通”是一种银行和证券公司利用网络技术推出的金融创新业务。投资者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利用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进行证券投资活动。通过网络传递信息,银行和证券公司即时共享投资者的相关资料,自动完成资金清算和证券交割,交易结束后资金自动转入投资者的活期存款账户,实现“银行托管资金,券商托管证券”的目的,节约了投资者将资金在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转移的成本——取款成本。取款成本下降使投资者减少了“为满足证券投资需要而持有的货币量”,并加快了这部分货币的周转速度。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银行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利用投入的要素,产出并不能达到新古典情形下的最优状态。网络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银行开展“银证通”业务的交易成本,使银行利用现有的投入开展“银证通”业务成为可能,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产出,使银行获取更大的利润。使用“银证通”的投资者不出现在一个有形的场所,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不复存在,投资者只和证券公司互动。投资者为获取投资信息只能依赖证券公司,并且这种依赖程度大大提高,使证券公司潜在的获利机会增加,同时也可能改变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关键词:

金融技术创新银证通

作者简介:

郭爱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5级硕士,现供职于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文章目录
·引言
“银证通”:技术创新对证券投资流程的变革
  • (一)传统的证券投资参与流程
  • (二)“银证通”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参与流程的变革
“银证通”:技术创新对货币金融的影响
  • (一)“证券投资的货币需求”的推导
  • (二)“银证通”对货币金融的影响分析
·“银证通”:技术创新对银行投入-产出的影响
·“银证通”:技术创新对投资者人际网络和信息传递的影响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