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市居民健康变化特征及期望寿命增长潜力分析

作者:
虞慧婷 蔡任之 陈蕾 王春芳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3462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继续将“期望寿命增长1岁”纳入规划目标,促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近20年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结合上海市老龄化特征,深入分析“十三五”规划期间,各个年龄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通过前后自身对比和与长寿国家的外部比较分析,挖掘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的重点人群和主要疾病,探索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潜在增长空间,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居民健康水平、提升期望寿命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

死亡率死亡原因期望寿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死概率

作者简介:

虞慧婷: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监测与健康评估。

蔡任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监测与健康评估。

陈蕾: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监测与健康评估。

王春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监测与健康评估。

文章目录
·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变化特征
期望寿命相关因素分析
  • 1.死亡率变化特征
  • 2.各年龄组死亡率及构成特征
  • 3.各死因的死亡率及构成分析
  • 4.主要慢性疾病早死率
  • 5.潜在寿命损失年
期望寿命增长原因分析和潜在增长空间探索
  • 1.自身比较探索期望寿命增长空间
  • 2.与长寿国家比较探索期望寿命增长空间
  • 3.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分析
改善上海居民健康状况,促进期望寿命持续增长的建议
  • 1.期望寿命领先全国,但增速放缓,需进一步探寻增长空间
  • 2.积极应对老龄化,降低老年人口死亡率是期望寿命增长的关键
  • 3.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改善老年人口健康的重要切入点
  • 4.糖尿病不容忽视,控糖势在必行
  • 5.重视青少年伤害防控,防微杜渐巩固期望寿命稳定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