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调工作的界限、效力与民间智慧

作者:
潘桐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字数:
4047字
所属图书:
转型中的华北乡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通过三个案例阐述了基层纠纷与司法调解工作的复杂性。一是在基层纠纷调节中界限模糊,由于“依法办事”在基层往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合适手段,民调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则不得不常常越界办事。即便是基层政府,对于调解工作的一贯态度都是问题解决,而对于普通的民事纠纷,民调委员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甚至会出现无能为力的情况。二是关于民调工作的效力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出于地方性的社会关系以及乡土伦理,民调委员的调解效力往往又是很大的,人们找到他们,就是让他们“做主”和评理的。所以,民调委员的“权利”在现实操作中被放大了,但是这种放大了的权利却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它需要强制力的辅助。
关键词:

基层治理民事纠纷民间调解民事调解委员会

作者简介:

潘桐:潘桐,写作本文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三个案例
·“进退两难”——民调工作的界限问题
·“进退失据”——民调工作的效力问题
·民间智慧与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