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特殊”的普通人
作者:
谭芷晔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850字
所属图书:
转型中的华北乡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215-220
冯仕政
黄家亮
摘要:
本文从同龄人、老人和研究者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进行田野调查中不同主体呈现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研究中要对研究对象的经历有所了解后,来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们的沟通方式。在围绕着研究问题敞开自己时,也要有技巧地引导他们了解真实的我们。我们不仅是作为研究者在场,也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在场,接纳差异的同时,也要学会接纳自己。对于农村的老人,他们也曾是说话掷地有声,却日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学术“起效”战线太长。
关键词:
社会调查
田野调查
老年人
研究者
作者简介:
谭芷晔:
谭芷晔,写作本文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市西城区区级机关部门。
相关报告
开放地走入田野
从田野调查中的“三不”谈起
翟城行记
“下乡”还是“上地”:田野调研的执着与放下
田野调查的艰辛与冷暖
用双脚丈量真实的农村
农民工就地过年错峰返乡“百企万人”快速调查
中国都市社会脉动:上海调查(2017)项目的老年人研究
作为“文化实践”的网络民族志——研究者的视角与阐释
家长组织为何需要与研究者建立联系
文章目录
·
同龄人:我们一样,我们不一样
·
“失声”的老人:他的话也曾掷地有声
·
研究者:“老土”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