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初遇乡土:记一次与田野的对话
作者:
丁悦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字数:
3674字
所属图书:
转型中的华北乡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242-246
冯仕政
黄家亮
摘要: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层矛盾纠纷及其治理,乡镇干部特别强调事前排查与事后调解双管齐下。在事前排查的逻辑下,乡镇依托综治中心和政法干线工作人员,设置了定期排查机制,分村分片,每月整理台账,每月定期召开例会,上报矛盾纠纷的排查情况和调解进度。在事后调解的逻辑下,乡镇层面实现了调解渠道的上通下达。二是“多元调解+速裁”的“诉源治理”法院逻辑。在定州法院,诉前调解由“自愿”变“强制”,“案件必须走一遍诉前调解”。对于诉前调解未能解决的案件,进入立案流程的案件再一次进入案件分流,简单案件则会提交速裁庭进行快速裁决审理。三是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定州实践。通过调查定州产业实践,从经验层面了解了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多维取向。
关键词:
产业发展
田野调查
基层治理
调解机制
作者简介:
丁悦:
丁悦,写作本文时曾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当前农村纠纷及其调解机制调查
开放地走入田野
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绪论
深圳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赤溪村“造血”扶贫历程(2003年至今)
围绕功能定位探索首都产业发展方向
城市产业发展宜居化调整与评价
北京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制度变迁与理论自觉:反思产业发展的组织逻辑——对冯猛论文的评论
江苏老龄产业发展研究
文章目录
·
基层矛盾纠纷及其治理
·
“多元调解+速裁”:“诉源治理”的法院逻辑
·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定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