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河南网络舆情事件分析报告——以2020~2022年河南30例网络舆情事件为例

作者:
殷辂 杨静文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447字
所属图书:
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0~2022年,河南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疫情关联事件较多,社会影响强烈;涉官涉政事件仍然存在,一些事件产生次生舆情;抖音等视频平台成为舆论的发源地和传播地;城管执法、强制拆迁事件减少,伦理、医疗、教育类事件增多。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动性”变量,它不但影响着网民的态度和倾向,还关系到事件的走向。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失当,其影响不可能停留在个案之上,会将局部问题转变为公共治理问题。应对失当并不是简单的技巧不足,而是治理理念和机制的问题。相信民众的理性和良知,树立治理理念,舆情应对就会成为积极的力量。

关键词:

河南治理路径舆情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作者简介:

殷辂:

杨静文: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文章目录
·网络舆情事件的特性及构成
2020~2022年河南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及其特点
  • (一)疫情关联事件较多,社会影响强烈
  • (二)涉官涉政事件仍然存在,一些事件产生次生舆情
  • (三)抖音等视频平台成为舆论的发源地和传播地
  • (四)城管执法、强制拆迁事件减少,伦理、医疗、教育类事件增多
网络舆情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 (一)舆情应对缺乏主动,压力型应对占据主导
  • (二)“依势不依理”问题在局部范围内依然存在
  • (三)一些地方和部门坦诚面对舆情的勇气不足
  • (四)应对之法与应对之本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网络舆情的治理理念和路径
  • (一)加强源头治理,减少社会矛盾
  • (二)摒弃主客体管控思维,构建网络舆论治理共同体
  • (三)防止舆情应对衍生出新的舆情事件
  • (四)消除“集体为个人行为买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