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社区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与邻里关系的调节作用
作者:
潘孝富
何立冬
陈澔文
曹坚
王芸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7992字
所属图书:
社区心理学研究(第十四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30-45
黄希庭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究社区认同、社区心理所有权和邻里关系对社区参与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越强,社区参与度越高;居民对所在社区越认同,社区心理所有权越强,进而间接促进社区参与;邻里关系越好,社区心理所有权对社区参与的积极影响越大。本研究揭示了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有助于增加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进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社会治理
邻里关系
社区认同
社区心理所有权
作者简介:
潘孝富:
西南大学教授。
何立冬:
陈澔文:
曹坚:
王芸:
相关报告
北京市居民人际冷漠现状与形成原因分析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
禄村土地制度变迁所折射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构建社区认同的实践路径研究——以金融街街道为例
社区变迁与社区比较研究:记忆、场所、认同
传统乡村的社区边界与农民的生活
“我是谁”:社区身份和认同的重建
北京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分异下的邻里关系的重构
北京居民邻里关系研究——从价值观角度谈新型邻里关系构建
业主、邻里与物业:城市社区日常话语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社区参与的内涵
(二)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
(三)社区认同、社区心理所有权与社区参与
(四)邻里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测量工具
结果
(一)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二)社区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三)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讨论
(一)社区认同对社区参与的影响
(二)社区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三)邻里关系的调节作用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