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家庭政策价值取向的发展

作者:
李桂梅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字数:
44087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家庭政策建构的伦理维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也是国家预防和控制社会问题最有效的切入点。家庭政策是国家旨在影响或改变现存家庭生活模式的原则和程序,是国家与社会为回应和解决家庭问题所做的努力。家庭政策的内容主要涉及家庭成员身份待遇、住房、经济、服务保障等领域。家庭政策以价值观为基础。家庭政策价值理念是人们在家庭政策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系统性认识,反映出人类对家庭政策价值关系的评价,并用以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是家庭政策制度的灵魂,关系到家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家庭政策价值取向不同,国家、家庭、个人在权、责、利问题上的划分也有差异,但从历史上看,家庭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从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福利,到以国家为中心的家庭福利,最终发展到以家庭和国家共为主体、共担责任的家庭福利的历程,家庭政策的价值依据也经历了从注重政治到注重社会经济、到注重人的价值发展的进路。

关键词:

价值取向价值理念西方家庭政策发展性家庭政策

作者简介:

李桂梅: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人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主要研究伦理学原理和家庭伦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和省级社科基金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合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文章目录
西方家庭政策价值理念的嬗变
  • (一)“家庭主义”的补缺型干预模式
  • (二)“去家庭化”的普惠型福利模式
  • (三)“再家庭化”的发展型福利模式
  • (四)西方家庭政策价值理念的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家庭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
  • (一)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家庭政策以公平为导向,价值取向是“去家庭化”的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之后,家庭政策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价值取向是“家庭化”的功利主义
  • (三)21世纪之后,家庭政策以家庭发展能力为导向,价值取向是“再家庭化”的整体发展
发展型家庭政策的价值依据
  • (一)经济发展与家庭发展统一
  • (二)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统一
  • (三)补缺型与普惠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