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理论和实践总结

作者:
李永祥
出版日期:
2023年4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2047字
所属图书:
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与灾害应对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防灾减灾进行理论总结,认为防灾减灾的应用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咨询报告上,还需要系统地进行理论思考,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更能指导实践。理论不仅需要应用于实践,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修正。本文同时强调,防灾减灾应回归到文化上来,组织机构对于灾害预防也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预防

作者简介:

李永祥:男,彝族,1964年9月生于云南省新平县,人类学博士,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灾害人类学、生态和环境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出版《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灾害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在《民族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中山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发表论文50多篇;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云岭文化名家、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岭学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文章目录
·防灾减灾与文化
·文化视野中的生态韧性、环境脆弱性与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成就
  • (二)云南民族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不足
  •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
  • (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走向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研究展望
  • (一)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 (二)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的交流合作
  • (三)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相互合作
  • (四)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 (五)不同灾害类型的防灾减灾方式相互结合
  • (六)防灾减灾与社会经济融合式发展的新思路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