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
作者:
杨军昌
王希隆
YANGJun-chang
WANGXi-long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4431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588-602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攀升的问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成了人口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省区市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幅度相对要小,同时又由于西部大部分省区市的人口矛盾仍是抑制人口数量增长和提高相对较低的人口素质,因此,大部分学者对出生性别比的关注主要放在东中部地区,而对西部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攀升的现象及其已经和将产生的负面影响未有高度重视,这种状况不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安全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思考,笔者特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因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普遍偏高、重度偏高而负面累积效应已开始呈现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专题研究,以期引起人们对该州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不平衡
出生性别比
少数民族地区
消解
钱东南(黔东南)
作者简介:
杨军昌:
王希隆:
YANGJun-chang:
WANGXi-long:
相关报告
农村社区服务的当下情境与未来发展
管理主义与专业主义在当代社会工作中的争论及其消解可能
中国近代女性角色的重塑——来自《北洋画报》的记录
未来贫困治理思路
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精准扶贫工作现状研究——以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关于推动社会工作参与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对策研究报告
新疆少数民族孤儿状况和对孤儿的社会保护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反贫困效应分析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测定及比较
文章目录
·
黔东南州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历史与现状
黔东南州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分析
1.经济落后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匮乏,传统生育文化的刚性影响和社会性别不平等,是黔东南州出生性别比失调的根本原因
2.通过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引流产和瞒报错报,是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直接原因
3.环境条件的相对恶劣、民族历史的积淀影响,是黔东南州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间接原因
·
黔东南州出生性别比失衡人口规模对婚姻的挤压及其影响分析
讨论与建议
1.关于生育政策调整问题
2.关于对出生性别比失调的认识和治理的指导思想问题
3.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与群众生育观念转变问题
4.关于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机制创新问题
5.关于宏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并使之在出生性别比失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问题
·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