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意义及着力点

作者:
李丽平 杨儒浦 冯相昭 李媛媛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7528字
所属图书: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与实践(一)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协同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因此,如何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重要作用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必须在深刻把握内涵、充分认识意义和明晰现状基础上,积极务实,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减污降碳

作者简介:

李丽平:女,正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减污降碳协同研究部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协同效应伙伴关系专家;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国际环境政策、环境与贸易等相关研究;多次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主持国际合作、省部级课题、地方和企业咨询等课题50余项,独著及合作中英文专著16部,译著1部,在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100余篇。

杨儒浦:男,工学博士,毕业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现为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重点区域减污降碳协同、能源效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经济学等;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多项由国际合作组织、生态环境部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等委托的碳达峰、减污降碳协同相关研究课题;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

冯相昭:男,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担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减污降碳协同研究部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与环境经济学、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政策分析等;主持国际机构、国家部委、省市级气候变化领域研究项目30多项;曾参与气候变化国际碳排、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政府评审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等工作。

李媛媛:女,工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减污降碳协同研究部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分析、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国际环境政策等;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1次,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部级和地方课题20余项,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深入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
·第二节 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意义
·第三节 准确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