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一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还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有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条件。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碳中和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归纳出粤港澳大湾区碳中和发展模式的经验,其中包括碳中和试点,生态系统机制创新,建筑、交通、金融和能源领域的模式创新等。同时指出了大湾区实现“双碳”目标还存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空间有限、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大湾区应分两步走,一是加快推进碳达峰进程,二是改革创新有效巩固碳中和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碳中和碳达峰
谭裕华:经济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楚建中:数量经济学博士,东莞市思杰实业有限公司等公司实际投资人及法人、中国社科院东莞驿站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制造、太阳能光伏。
邱文伟: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胡鑫慧:深圳市沣腾双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