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于法稳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个人简介: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九届、第十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生态经济》副主编。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农村生态治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资源管理。
  • 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3)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著 ; 沙涛 李群 于法稳 主编 ; 刘基伟刘涛 姜冬梅 副主编 ; 潘家华 顾问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书总报告分析了全球碳中和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现存的问题及机遇,并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中国碳中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中国碳中和发展指数从2001年的164.95波动上升至2020年的188.34,其中,中国绿色能源指数、中国绿色交通指数和中国生态碳汇指数显著提升。本书分报告共有六个部分。指数篇,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的“碳达峰十大行动”,并结合远景目标,从多个维度选取具体指标数据,建立衡量碳达峰、碳中和的地区目标达成情况的指标体系,2020年省际碳中和发展指数均值为6.08,超过均值的地区有14个。战略篇,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议题,阐述了“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实现逻辑上相互契合,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了多能互补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意义。同时,根据“方针—技术—机制—合作”路径体系与时空布局提出了支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实现有序转变的系统性方案。科技篇,聚焦第二代区块链技术,探讨了智能合约技术和NFT技术在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归纳总结了绿色低碳技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研究了现阶段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碳库篇,第一,以黄河流域为例,将城市分为碳汇示范试点、综合示范试点和生态岛示范试点三个层次探讨绿色碳库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方法学以及可借鉴的经验。第二,为森林碳库建设总结了做法与模式,提出了科学推进绿化保护、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森林碳库保障、健全交易补偿机制等建议。第三,对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提出了建议,对碳排放权属性及税收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四,提出了中国碳市场建设基本路径。路径篇,围绕农业农村碳中和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两者的内在关系及协同推进的现实困境展开了探讨;结合中国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与相关政策目标,分析了三大领域低碳转型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在分析国内外甲烷减排政策与标准、甲烷排放特点与减排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研究了甲烷减排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针对中国仍面临未形成全面支撑实现碳中和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均衡发展体系、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科技发展缺少战略规划和跨机构协调的现状,针对动能转换、完善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在顶层设计、新能源科技创新、人才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数字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建议。围绕民航减排,从关于碳减排的协议、法律、政策及实践方面,提出民航业的碳减排体系框架。案例篇,总结国内外企业推进碳中和的布局和实践经验,归纳海南、粤港澳大湾区、武汉、北京等地区在推进碳中和方面的做法与模式,为成功经验的推广做出可行性分析。
  • 生态扶贫:精准脱贫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之策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本文在对生态扶贫的提出、模式及成效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村级问卷、农户问卷数据,结合基层调研中的发现,重点分析百村生态扶贫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剖析生态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生态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十四五”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本报告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厕所改造既是当前工作重点,也是难点。基于此,本报告详细阐述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该在标准、 资金、 体制机制上做足文章。最后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以及农村厕所改造三项重点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强化宣传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实现技术与模式的创新,并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严禁照搬城镇模式。
    关键词: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困境与对策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生活垃圾治理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大且增长迅速,尽管近几年来治理资金投入不断增长,处理率和无害化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垃圾随意丢弃现象依然存在,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仍存在农户源头分类效果不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技术普遍滞后、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治理缺乏法律保障等困境。对此,应加强宣传提高农户垃圾分类意识、因地制宜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同时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实施科技创新、依靠信息技术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系统模式,并促进专项立法,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 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战略地位及实现路径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而且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黄河流域粮食安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之下,分析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战略地位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黄河流域区域层面、省级层面分析了粮食生产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实现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资源投入及面临的环境形势进行了剖析,从加强党的领导、注重资源保护、加快绿色转型、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实现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路径。
    关键词:
  •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重点、难点及对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24年04月
    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发展机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农业强国等战略背景下,促进粮食主产区集中力量从事粮食生产,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为解决如何促进粮食主产区集中力量从事粮食生产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重点包括以粮食产销区流通量的统计夯实基础,以补偿标准的科学性推动其实施,以补偿对象的精准性确保其取得预期成效,以制度体系的完善筑牢其实现可持续的保障;同时,也存在如何获得粮食产销区粮食流通的精准数据,如何核算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的标准,如何协调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与相关政策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可持续性等四个方面的难题。为此,应加强党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工作的领导,加强粮食产销区流通数据的统计及公开,科学核算横向利益补偿标准,确定补偿方式及补偿对象,建立实现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持续性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 农业农村碳中和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是一个涉及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系统工程。农业农村碳中和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碳中和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实质是走农业生态文明之路。本报告围绕农业农村碳中和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内在关系及协同推进的现实困境展开探讨。据此提出形成农业农村碳中和与乡村振兴有效协同的政策体系,提升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水平,多措并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