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京津冀创新能力提升进展与成效分析

作者:
叶堂林 李昕 刘莹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7476字
所属图书: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城市群作为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帮助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京津冀城市群是北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应当着力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能力,以区域创新推动北方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报告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2013~2020年京津冀13个地级市的创新发展数据,运用熵值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其次运用面板回归分析,深入探究影响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各个城市间存在一定差距;北京的核心地位明显,对京津冀创新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报告从提高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提高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协同水平等角度提出有效推动京津冀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京津冀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

叶堂林: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执行院长、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研究平台)执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城学者”特聘教授,京津冀蓝皮书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连续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持委办局委托及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优秀皮书奖”一等奖8次、二等奖2次。25项研究成果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19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4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采纳。先后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优秀主讲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首批经贸学者等。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政府参事室特邀专家、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保定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入库专家等。

李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刘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性意义
  • (二)聚焦打造创新型城市是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
  • (三)京津冀城市群是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研究综述
  • (一)创新型城市内涵
  • (二)创新能力评价及测度方法
  • (三)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 (四)文献评述
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测度
  • (一)研究范围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评价模型
  • (四)测度结果与评价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 (二)模型构建
  • (三)实证分析
结论及对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对策建议